- 手機版
- |
-
人才的培養有其時間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音樂節在2022年走過四分之一世紀,回首來時路,碩果累累。從指揮家、獨奏家、歌唱家、作曲家、樂團,再到音樂管理人,北京國際音樂節為中國音樂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頂級的展示機會。也正是這一點,使得音樂節得以在眾多同類型藝術機構中脫穎而出,實現真正的專業化、國際化、職業化。對青年音樂家的扶持和提攜,彰顯著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膽識、視野和擔當。
膽識:信任不設限
試想,將一個蜚聲國際的音樂舞臺交給初出茅廬的青年音樂家需要多大的膽識?這份過人膽識的核心,其實是信任,對青年人的信任、對其藝術視野的信任,以及對其未來發展的信任。在音樂這個需要薪火相傳的行業里,信任是一個優良的傳統。“公平地說,我們也是被信任才成長的,這種信任與支持是一種好的傳統。你可以設想當年何占豪、陳鋼創作《梁?!返臅r候是什么年紀?;貞浳易约旱某砷L過程,當年也是李德倫先生、黃曉同先生帶著我們學習了很多東西。”在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余隆看來,這份薪火相傳,是他的責任,也是音樂節的責任。
1998年,尚未畢業的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學生楊洋就接到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邀請,與西班牙古典吉他大師恩里克斯·何塞合作登臺首屆音樂節的舞臺,開啟職業生涯。2000年,楊洋擔任指揮與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多位新銳音樂人合作帶來一場以現代實驗手段向巴赫致敬的演出。2001年,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奧運主題音樂會,楊洋勇擔重任,執棒中國愛樂樂團,用音樂為奧運獻禮。逐步成長為當下中生代指揮中佼佼者的楊洋,成為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并多次在重要演出中執棒。
2002年,早在郎朗旋風席卷全球之前,北京國際音樂節就曾邀請其登臺,與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麾下的紐約愛樂樂團合作名曲“拉二”。2007年,郎朗在音樂節10周歲盛宴上與7個樂團合作演出8場,一共彈奏10支協奏曲,成為當屆當之無愧的明星。
2009年,剛從德國柏林音樂學院指揮專業畢業的年輕人林大葉接到電話,邀其與中國愛樂樂團及小提琴演奏家宓多里合作。又一次,音樂節向青年音樂家遞上了橄欖枝。這是中國愛樂樂團首次與80后指揮家的合作,音樂會大獲成功。次年,林大葉再次登場,獨挑大梁完成北京國際音樂節和波士頓歌劇院聯合委約并榮獲普利策大獎的周龍歌劇《白蛇傳》的亞洲首演,音樂節對青年音樂家毫無保留的信任可見一斑。
同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邀請范·克萊本鋼琴比賽冠軍張昊辰進行獲獎后的國內首秀,開啟了張昊辰而后十余年黃金的演奏家生涯。2011年,當時廣受矚目的聲樂新星沈洋登臺音樂節,在馬勒逝世百年的系列紀念演出中,沈洋的藝術歌曲專場音樂會頗為亮眼。
2018年,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新聞發布會上,余隆正式宣布卸任藝術總監,并將交接棒遞到了青年導演鄒爽手中。這一舉動不簡單是藝術總監一職的交接,而是音樂節將大力扶持年輕音樂人才的傳統從臺前延伸到了幕后,通過內部“挖潛”的方式,培育和扶植新的藝術管理層領導者,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經過多年的成熟運作,北京國際音樂節在余隆先生的帶領下,勇于創新實踐,打造了一個與國際接軌,同時符合中國國情的管理體系,業已形成了完善的運營機制和人才儲備體系,嚴格遵循職業化運作方式,并為年輕人充分提供成長空間和平臺。正是憑借開闊的國際舞臺視野,銳意的藝術探索精神和全新的理念,北京國際音樂節在鄒爽主導下,打造了別開生面、獨具一格的“新銳單元”板塊,大大提升了音樂節演出劇目的多元性和前瞻性,持續為音樂節帶來新鮮藝術體驗。這一切之所以可能,就源自北京國際音樂節對青年人不設限的信任。
從郎朗、沈洋、張昊辰到楊洋、林大葉再到鄒爽,從演奏家到指揮家再到藝術管理人,這一串如今在古典樂界如雷貫耳的名字都出自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在見證他們今日藝術成就的同時,也不應忘記,是獨具膽識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對其的信任,為他們成功的藝術生涯打下了基礎。
視野:藝術不設限
北京國際音樂節在創立之初,就大膽將舞臺交給這些具有藝術視野的青年音樂家,一如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余隆所說:“年輕表演者的自信,需要從一次次的經歷中獲得。當他們在現場演出的實踐中,對不完美的部分有一種積極的認識,接受并且想辦法改變,這才是藝術中最珍貴的部分。”
2018年,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歌劇舞臺一改往年重點上演19、20世紀經典劇目的慣例,而是全部挑選了新世紀誕生的當代劇目,成為了當屆音樂節最“新”的板塊。作為音樂節獨家委約作品,華人新秀作曲家王斐南與藝術總監鄒爽合作,將蒙特威爾第晚期文藝復興和早期巴洛克風格的《奧菲歐》打造成一出沉浸式歌劇。在2021年上演的歌劇《浪子的歷程》中,由青年歌唱家組成的實力陣容中,青年歌唱家韓音培第一次飾演芭芭這一高難度角色。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上展示著中國歌劇新興力量。
2019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再度展現其超前的藝術視野和銳利眼光。當屆同時亮相音樂節舞臺的作曲家周天和杜韻是青年華人作曲家中的佼佼者。2017年,杜韻曾憑借歌劇《天使之骨》拿下普利策獎,這部聚焦社會現實的歌劇展現了杜韻作為一位藝術家的當下意識與“入世良知”,她通過藝術的方式將聲樂和器樂元素以及廣泛的音樂風格融入到這則現代社會寓言中。周天,作為格萊美作曲家第一位華人被提名者,是21世紀全球文化多元主義的典范代表。王斐南、杜韻、周天等青年作曲家的創作極具國際視野,作品中多體現出多元音樂語匯的融合,代表著中國音樂乃至全球古典音樂的創作方向。
余隆說,“北京國際音樂節要為每一代作曲家提供機會。對于今天的作曲家而言,他們與世界藝術前沿是平行的。如果要說有偉大的中國作曲家出現在世界樂壇,可能就在這年輕的一代里。”
擔當:未來不設限
在膽識和視野之外,北京國際音樂節對青年音樂家的支持,更多是一份責任和擔當,肩負著青年音樂家的職業發展,承擔著中國音樂的未來前景。2017年起,即將步入第五個五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設立“雀巢杯——BMF青年音樂家獎”,迄今,數十位優秀的青年音樂家獲得這份榮譽,在獎項的加持下走向了更多的舞臺。
2020年,為慶祝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在過往的節目策劃中邀請鋼琴演奏大師布赫賓德演繹全套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和協奏曲的基礎上,全新策劃推出貝多芬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全集。北京國際音樂節選擇在這一備受矚目的系列音樂會舞臺,將年輕演奏家推上C位,由謝昊明、陳一歌、竺玟佳、王溫迪、張潤崯、黨華莉、蘇千尋、柳鳴、余振陽、林瑞灃等十位青年演奏家展現古典音樂名作的魅力,更展現年輕音樂家的活力。當屆的閉幕音樂會上,五位20歲的音樂家劉珅、于明月、林瑞灃、歐陽娜娜、鞠小夫與成立20周年的中國愛樂樂團一同演繹主題“我們生于貳零零零”,再度彰顯北京國際音樂節對音樂未來的擔當。
2021年,年僅20歲的哈恰圖良國際指揮大賽亞軍、青年指揮金郁礦攜手由其成立的成員平均年齡“00后”的新古典室內樂團登臺北京國際音樂節,用其獨到的藝術眼光帶來多場精彩演出。(文/倫兵)
由薛繼軍擔任總出品人,楊明擔任總顧問,干作余、郭雨程、王錦、趙文濤、鄭軍擔任出品人,夏曉輝、鄭軍、袁宏擔任總制片人,楊文森、王思鋒
17日,由白鹿、王鶴棣主演的電視劇《以愛為營》(原名《錯撩》)備案公示表曝光。該劇集數為36集,暫定11月開機?!兑詯蹫闋I》講述了財經記者
十七載耕耘,收錄海內外超一萬件國寶繪畫藏品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終于完成,而記錄大系背后故事的人文紀錄片,正于金秋十月正式拉開序幕
快手綜藝《聲聲如夏花》在10月14日晚播出第三次廣場歌會,從30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的九強選手,帶來了她們在這個節目上的第三個舞臺公演。
10月13日,電影《九蘭》捐贈儀式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該片拷貝及電影道具正式入藏中國電影博物館,并將在中國電影博物館公益放映廳放映。
華僑題材電影《故園飄夢》近日在廣東省電影家協會舉行觀摩交流會。這是一部由僑鄉人編劇、導演并拍攝的影片,原汁原味呈現嶺南僑鄉風情。片
13日,電視劇《追光者》官宣定檔10月14日,并發布一則預告。劇方發文稱:危難面前,竭盡所能挽救生命;公益救援,追著光的方向奔赴希望?!?/p>
博納影業擅長拍攝大場面的新主流電影,其出品的《長津湖》《中國機長》《紅海行動》《烈火英雄》等影片,都有宏大的場面和緊張的節奏,也贏
《三悅有了新工作》是國內首部聚焦95后遺容化妝師的治愈成長劇。這部劇從女主角趙三悅的視角,用非常細膩、豐富的情節,刻畫了一個年輕遺容
由甄子丹領銜主演并監制,羅志良編劇導演,韓雪、賈冰、唐旭、侯天來、徐光宇、袁近輝、蔡心、林辰涵、胡明等聯袂主演的電影《搜救》,用商
疑似劉愷威尤靖茹牽手散步 女方發文
12日,有網友曬出偶遇疑似劉愷威、尤靖茹牽手散步的照片,還配文稱:跑個步都能遇到明星談戀愛,真的絕了。劉愷威很高調,口罩都沒戴,女朋
因拍照時嘟嘴被吐槽 林志玲回應:心
據臺灣媒體報道,近來林志玲在出席活動時,遇到拍照環節,被主持人黃子佼cue做嘟嘴動作,同時還擺了許多俏皮表情。沒想到不少網友吐槽其嘟
王岳倫曬視頻為女兒慶生 分享出王詩
13日,王岳倫在社交平臺曬出一則視頻為女兒王詩齡慶祝13歲生日,他配文:祝王小妞兒13歲生日快樂!爸爸雖然不在你身邊…但是心永遠和你在一
劉亦菲宋佳張天愛為張靚穎慶生 張靚
11月11日是張靚穎的生日,她在個人社交平臺曬出了生日當天和一眾好友歡聚的慶生照,其中,劉亦菲、宋佳、張天愛等圈內好友都現身為其慶祝。
王力宏露面為女兒挑選生日禮物 臺媒
近日,有媒體拍到王力宏現身某自行車行為即將過生日的二女兒挑選禮物。王力宏戴著一頂藍色頭盔,留著一頭長發,背著大背包,看上去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