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版
- |
-
2021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據介紹,這是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首次寫入國家法律,必將為我國各地民族村寨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更多改變。在促進法實施近一年之際,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兩個有著“世外桃源”之稱的少數民族村寨,看看它們如何通過保護和挖掘文化旅游資源,走上鄉村振興與繁榮發展之路。
海南三亞中廖村:
盡享山水黎家風情
本報駐海南記者 陳關超
已有百年歷史的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中廖村是一個具有濃郁少數民族風情的黎族村莊。幾年前,這里按照“不砍樹、不拆房、不占田、不貪大、不求洋”的原則,對村落進行了整體提升。如今,黎族民俗文化引人入勝、田園風光詩情畫意……中廖村已成為人們心中“好山好水好黎家”的“世外桃源”。
中廖村距離亞龍灣僅有十幾公里,在村里參觀,步行是最值得推薦的方式。
游客可以完全沒有目的地四處閑逛,流連田園風光,感悟鄉村美景,偶遇正在織黎錦、做黎陶、編竹簍的村民,跟他們聊一聊黎族傳統手工藝;可以走進由民宅改造的“村上書屋”,隨意地翻看幾本書;也可以到非遺學堂,看看用竹子、木頭、椰子等材料手工制成的唎咧、灼叭、椰胡、鼻簫等黎族特有器物,試穿精美的黎錦服裝,親身體驗黎陶、木筷的制作乃至活字印刷等;或是在村里品嘗黎家美食、欣賞民間演藝……
“之前在抖音上看到中廖村的美景,非常向往?,F在身臨其境,帶孩子參加村里的親子活動,欣賞著田園風光,呼吸著新鮮空氣,身心都很放松。”游客張女士說,這里是假期游玩的好去處。
據三亞市吉陽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符聰介紹,近年來,吉陽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托生態與人文資源,經系列升級改造,實現了村民房變客房、村莊變景點,不僅帶動和盤活了鄉村資源,為鄉村振興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讓鄉村經濟走上了快車道。
中廖村于2015年開始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文明和諧美好鄉村。該村遵循“共生、共享、共贏、共融”的原則進行開發建設,在保留和保護好山好水好景的基礎上,深度挖掘文化資源,對村莊公共設施進行升級,包括推出黎族歌舞表演項目,將村民日常生產生活舞臺化和藝術化;推出黎族演藝特色民宿、一戶一味特色餐飲等項目,打造知名品牌;結合本地生態,建設中廖村黎夫彩園、黎家小院、阿爸茶社以及“村上書屋”等,讓游客在一樹一屋、一磚一瓦、一餐一宿、一曲一舞中感受山水黎家風情。近年來,中廖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海南省五星級美麗鄉村”“海南省五椰級鄉村旅游點”等多項榮譽,成為眾多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村”。
三亞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三亞擁有山、海、河、田、城、島相融合的旅游資源和多元文化空間,是文旅融合、建設民族特色村寨難以取代的優勢。在此基礎上,中廖村、博后村、大茅村等積極打造“村上書屋”等特色文化品牌,把老建筑改造成小型綜合書屋,既尊重歷史,又賦予其新功能、增強現代感,使其與鄉村生活方式相協調。同時,通過租賃村民閑置房屋和土地升級改造,就地取材、簡約裝修,將民居設計改造成融入當地民族文化元素的民宿,村民也轉而成為旅游景區演職人員,實現脫貧致富,避免了家庭分離和“空心村”衰敗等現象,促進了社會穩定。
廣西柳州烏英苗寨:
每次來都有新變化
本報駐廣西記者 賓 陽 通訊員 莫 曲
烏英苗寨風光 黃孝邦 攝
“世外桃源,遺世獨立。”剛剛在烏英苗寨完成采風的柳州攝影愛好者老高說,這里有一種古樸、寧靜和純粹的美。
地處云貴高原南端的烏英苗寨,高寒、偏遠,一寨跨兩省區。全寨共有145戶700余人,其中104戶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41戶屬貴州省從江縣翠里瑤族壯族鄉南岑村。土地資源匱乏、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烏英苗寨都擺脫不了貧困和落后的束縛。
2017年,烏英苗寨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5年來,各級財政在烏英苗寨投入超過1000萬元,開展傳統建筑風貌改造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烏英苗寨實現了脫貧摘帽。2021年,烏英苗寨被評為廣西民族特色村寨。
“是鄉村旅游帶火了這里,讓曾經的窮鄉僻壤成了游客和攝友的打卡地。”每年都要到烏英苗寨幾次的老高說,次次來都有新發現、新變化,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人文生態也保護得越來越好。
2021年,烏英苗寨推行以“屯黨支部委員會+公共事務理事會+公共事務監事會”議事決策機構為主體的“三會興屯”鄉村治理模式,黨員、婦女、青年、老人等多個群體積極主動參與,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效能。同時,以“三會”為平臺,鼓勵扶持村民立足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產業,先后成立了黨英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野菜培育改良試驗基地和苗寨第一家民宿,實現了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和鄉村旅游的重要探索。此外,大力發展傳統產業優質稻種植和禾花鯉養殖,村民種下百香果、蟠桃、春橙、夏棗等400余畝果苗,部分果樹陸續進入掛果期,昔日的荒山變成一片片果園。
“是黨的好政策讓烏英人過上了好日子。”黨鳩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梁成張表示,烏英苗寨的發展離不開村民們的努力,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在廣西,烏英苗寨是保護傳統村落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發展特色產業推動鄉村振興的縮影。去年以來,廣西因地制宜指導各地挖掘傳統村落的本土特色與資源,通過產業激活村落發展。同時,依托獨具特色的傳統古民居與鄉土文化開展鄉村文化旅游,實現傳統村落和旅游資源相互促進,增強傳統村落發展的可持續性。
在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方面,廣西加大投入,強力推進,把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示范點。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與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住房建設廳及廣西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動,形成合力,推進民族村寨發展規劃。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相銜接,中央財政資金重點投向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自治縣、民族鄉、少數民族聚居縣等地區,推進民族村寨建設、民族產業發展等任務。對每個重點民族村寨給予每村500萬元的投入,以點帶面,打響民族村寨的品牌,著實提高資金效益。開展“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開發試點”工作,并通過試點工作形成示范引領效應,帶動其他民族特色村寨努力增強自身造血功能,探索形成廣西少數民族聚居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的有效路徑和模式。
今年5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振興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條例提出,縣級以上政府應當加強文物古跡、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農業遺址、灌溉工程遺產等保護利用,開展保護狀況監測和評估,促進鄉村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條例的實施,對廣西整合鄉村文化和旅游資源、發展鄉村特色文化旅游產業、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設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謝日萬說。
由黃軒、白百何主演的都市生活輕喜劇《歡迎光臨》上周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開播,該劇甫一開播就迅速躋身同時段收視排行前列。輕松幽默的風
對情感類型的細分是情感觀察類綜藝節目差異化發展的方向,而凸顯不同類型情感關系及其模式的核心特征,是該類節目模式創新的關鍵。因此,要
恰逢上映一周年,創下中國戲曲片最高票房紀錄的粵劇電影《白蛇傳·情》開啟重映。自去年5月20日上映以來,這部由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廣
由廣東省藝術研究所、廣州粵劇院聯合出品,廣州粵劇團全新創排的新編小劇場粵劇《胡不歸·顰娘》近日在南方劇院首演,引發觀眾熱烈探討。業
日前,《歡迎光臨》正在熱播。該劇改編自鮑鯨鯨小說《我的蓋世英熊》,袁子彈任編劇,李雪執導,侯鴻亮任總制片人,黃軒、白百何領銜主演,
期待遇見,珍惜愛你。日前,由導演、編劇、作家落落執導,青年演員李汶翰、徐若晗主演的青春愛情電影《遇見你》曝光明明相愛版定檔預告及珍
最近熱播的國產劇中,雙主角模式劇扎堆。在不同類型的劇中,雙強男主角或并肩作戰或互相對峙,雙颯女主角也聯手搞業務,或是一起掙扎在家庭
京劇界常以四功五法分類訓練與評判演員才藝功力的高下。京劇程式化、規范化與虛擬表演特性,是靠演員規范的體能技能訓練延續的。非但如此,
5月17日,享譽全球的英倫經典IP系列新作《唐頓莊園2》在深圳、成都、西安、廣州、重慶、杭州六城舉行了超前觀影活動,憑借歡樂溫暖的故事、
隨著《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暗戀·橘生淮南》《愛犬奇緣》相繼宣布撤檔,有觀眾感嘆今年520檔恐無國產片。別擔心,有一部寶藏影片來救市
古裝諜戰劇《風起隴西》 聚焦大歷史
繼《長安十二時辰》《古董局中局》《風起洛陽》之后,馬伯庸的《風起隴西》又被搬上熒屏。該劇以虛實相生的結構方式,聚焦大歷史中陳恭、荀
《請叫我總監》制片人黃瀾:一直在講
譚松韻、林更新主演的《請叫我總監》上演了口碑和熱度逆襲:乍一聽名字似乎沒有新意,以為又是冒著粉紅泡泡的霸總愛上我;再看預告,無非是
《唐頓莊園2》上映 經典重回銀幕主
5月20日,英倫經典IP系列新作《唐頓莊園2》正式上映!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飾演大小姐瑪麗的米歇爾·道克瑞、飾演莫斯利先生的凱文·多伊爾,
陳思誠新作《外太空的莫扎特》定檔7
今天,由陳思誠導演、編劇,黃渤、榮梓杉領銜主演的奇幻合家歡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宣布定檔7月15日,正式進軍暑期檔,并發布天降萌物版
王曉晨支招如何“好好說話” 從“翻
由陳曉、王曉晨領銜主演的都市生活情感治愈劇《好好說話》正在湖南衛視熱播。從直擊生活痛點的現實案例,到溫暖治愈的調解方式,該劇憑借獨